大唐东风 发表于 2020-4-3 23:17

浅议元散曲的写作

一,前言:
      元曲,和唐诗,宋词,在中国文学史上,是三峰鼎足而立,(当然,元曲之所以有如些的地位,是因元杂剧的成就所致,但元散曲是元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我下面所说的元曲,就是主要指元曲中的散曲,小令)现在复兴我们传统文化的的呼声,现象,正在我中华大地上方兴未艾,而,唐诗,宋词,元曲,(这三者可统归于古诗词的范畴)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。目前,网络中喜欢读,喜欢写古诗词的越来越多,因为古诗词可以滋润我们有些枯萎的精神之花,可以抚平我们有时显得燥动的灵魂。但在这众多的网络古诗词写作中,有一个现象,就是以写诗,填词的的形式来寄景言情,抒发情怀的很多,很多,-----
    但以元曲的形式、来写景抒情,谈时论事的却极少,极少。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,主要原因,是大多数人认为,元曲难学,难写,这种现象也很正常,因为,元曲的流传本身就不及唐诗宋词之广,这主要是人们对元曲的“体式”和语言的风格特点、感到陌生缘故,其实,只要明白元曲的体式(可理解格律,)和其语言的特点风格,比唐诗,宋词,并不难学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还更容易一些。
元曲的格律和语言的风格特点、简介如下。
二,元散曲格律 (只谈曲谱、曲韵的用法,不列具体的曲牌格律和说明,因内容太多,略)

散曲谱及曲韵用法
  ~~~~~~
  1、本文曲谱以元人北曲为限,(北曲没有入声字)

  2、每一曲牌,只列正格或常用体式;不引曲文,只标字声和韵叶。

  3、北曲常多用衬字。曲牌只就正体立说。(衬字加何处,没有一定之规,常见于尾句或首句,一般不多于正体)

  4、北曲入派三声,故只列平上去。上去为仄声。字声通用标“×”。(就是可平可仄)

  5、北曲平上可互用,句末叶韵字声上可用平者标“上△(平)”,平可用上者标“平△(上)”。(有此标注,就是平韵,上声韵均可)

  6、北曲去声特别重要,必用去声标“去”,宜用去声标“厶”。

  7、连标三个“×××”,须平仄分配调谐,不宜连用三平、三仄。两仄包括上去,亦须调配得当,不宜连用“上上”、“去去”。

  8、韵位标“△”,可叶可不叶标“▲”,句中暗韵标“∧”。

  9、标点符号分顿号“、”、逗号“,”、分号“;”、句号“。”四种。

  10、本文以《北曲新谱》为依据,并参考《太和正音编》、《北词广正谱》、《北词简编》等。

  11、衬字:曲与词最显著的区别是有无衬字,一般有衬字的是曲,没有衬字的是词。所谓“衬字”指的是在曲律规定必须的字数之外所增加的字,它不受音韵、平仄、句式等曲律的限制,衬字一般用于句首或句尾。多加于句前。

  12、曲韵:元曲在押韵方面严守《中原音韵》十九部的要求而分平、上、去,用韵上有以下特点:平仄通押,不避重韵,一韵到底,借韵、暗韵、赘韵、失韵。
  
  (曲谱符号注释:)
  平——平声;
  仄——上去声通用;
  ×——声调通用,如词谱之“中”;
  去——必须为去声:
  厶——虽为仄,即上去声可通用,但宜用去声;
  △——押韵句;
  ▲——可押可不押韵句;
  ∧——句中须暗韵字位(“暗韵”指句中与句尾韵脚协韵的字);
  上△(平)——指韵脚字虽应押上声,也可押平声韵;
  平△(上)——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,也可押上声韵:
   看到上面我引用的介绍后,大家就可照谱填曲了,至于对仗问题, 曲的对仗要求比较自由,可平仄相对,也可平声相对,即平声对平声,仄声对仄声。曲的对仗形式有“两句对”、三句对,“首尾对”、“衬字对”等十三种,在语言的运用和词序组合上有许多特点,主要表现在:有工对也有宽对,但宽对的现象更普遍,曲的对仗比词更加丰富多彩,我们所看到的元曲例词中的对仗,远多于词。

   三、元曲在语言、风格上的特点。
      和宋词相比,从风格上看,宋词较为多样化:其中,以高雅含蓄之作居多。散曲的风格也较多样,但以通俗畅达为主,力求痛快淋漓,较多地保留着民间俗曲的某些特色。概括地说:   
      1、词贵雅,曲尚俗。元代周德清《中原音韵》附有“作词(此指曲词)十三法”,是专讲散曲作法的,早就认为曲的造语,“太文则迂,不文则俗,要文而不文,俗而不俗,要耸观,又耸听”。后人继承周氏之说,有的提出了“雅俗共赏”的标准(黄周星《制曲枝语》)。但词多用雅言,曲多用俗语,这是词和曲在语言上的区别。  
       古人常以一个“趣”字来标格词、曲,宋词讲雅趣,元曲尚俗趣。所谓俗雅,只是本色的不同,其间不要忘记:有趣,讲究情、景(境)、理、趣的有机结合,客观的美和主观的美感高度统一,乃是词和曲的共同特征。
       现代的评论家,常评说“元曲发展到后期,尤其至乔吉和徐再思,他们的大部分散曲力求曲雅精工,和宋词难以分辨,失去了散曲的基本风格”。
      我个人认为,这种批评并不对,事实上元曲后期的作品,艺术风格,清丽质朴,雅俗共赏,和元曲前期的作品区别就是相对来说,就是雅趣更多些,犹如春兰和秋菊。各俱风采。就是说,对于散曲,我个人并不喜欢,纯属“俗趣”的风格,我更欣赏“雅俗共赏”的风格。

 2、词贵含蓄,曲尚显露。词注重意境,贵含蓄、内蕴、凝练、雅丽、讲究格律,比较规范,以文雅为主,带文人书卷气。手法多用比兴象征。因而以此作为词在表达方法上的一个基本要求。它的主导风格还是婉曲含蓄的。
   元曲则崇尚趣味,贵显露尖新,表达灵活自由,追求淋漓酣畅,以直率俚俗为主。多用赋的手法,喜欢白描、直陈胸臆。
“词如诗,曲如赋。”“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,非不言也,寄言也”,“曲之体无它,不过八字尽之,曰:‘少引圣籍,多发天然”
       所以读宋词时需要慎思索、推细节、通典故、起联想,而读散曲时却常常能够一览无余,曲旨在握。清朝人曾评论说:曲有三易,“可用衬字衬语,一也,一折之中,韵可重押,二也,方言、俚语,皆可驱使,三也。是三者皆诗文所无,而曲所有也。”确实抓住了散曲形式的特点。这也说明了,某种程度上说,曲,更好写一些,因语言拘束少,创作更加自由。


举两个例子说明一下衬字的运用。
一,两首朝天子
(一)【朝天子,说尽相思话】
酒花,月华,借笔洇成画。
嫦娥应不在天涯,醉在青灯下。
舒展颦眉,幽情难罢。蟾宫忒冷呀。
几家,万家,说尽相思话。

(二)《朝天子、一些官员》
弄权,要钱,潇洒风流院。
花天酒地论清廉。不管天人怨。
美梦昏昏,雄鸡啼散。醒来惊破胆。
看到了鬼门大关,可想起鸡犬上天,黄梁梦一声叹。

《朝天子格律》
仄平△(上),仄平△(上),×仄平平去△。
×平×仄仄平平△,×仄平平去△。
×仄平平,平平平去△,×平×仄平△(上)。
仄平△(上),仄平△(上),×仄平平去△。
第一首是正体,和曲谱完全一样,第二首在两个二字句前各加五字,尾句五字句前加一字,这就是衬字。

二,两首雁儿落带得胜令
《双调、雁儿落带过得胜令,二首》
一《游子吟》
轻吟静夜思,重写天涯字。
江湖挽客留,星月传情至。
游子意迷时,无处寄新词。
泼墨糊涂字,摊开却不识。
寻之,往日青春事,
惜之,霜侵两鬓丝。

二《秋夜思》
夕阳坠远山,天际飞孤雁。
飘飘去影寒,寂寂青灯暗。
住事化云烟,新酒到樽前。
与我同求醉,入肠夜不眠。
无缘,抽一把利刃将柔丝断,
魂牵,化几缕相思在梦中缠。《双调,雁儿落带过得胜令,格律》
×平×仄平△(上),×仄平平去△。
×平×仄平△(上),×仄平平上△。
×仄仄平平△,×仄仄平平△。
×仄平平去,×平×仄平△(上)。
平平△,×仄平平去△;
平平△,×平×厶平△(上)。
前四个五字句须对仗。后四个五字句最好也对仗。
对照格律可发现第二首结尾二句加衬字,第一首是正体
另;前二排为雁儿落的格律,余为得胜令格律,雁儿落一般很少单独使用,一般与《得胜令》或《清江引》连成带过曲。就是两个曲牌合成一曲小令。




梦落雪中吟 发表于 2020-4-3 23:28

哇 沙发 慢慢看 {:9_486:}

梦落雪中吟 发表于 2020-4-3 23:30

(一)【朝天子,说尽相思话】
酒花,月华,借笔洇成画。
嫦娥应不在天涯,醉在青灯下。
舒展颦眉,幽情难罢。蟾宫忒冷呀。
几家,万家,说尽相思话。

这个读起来好感觉好好

嗟来斋 发表于 2020-4-4 08:49

总觉得曲比词复杂

火鸟 发表于 2020-4-4 11:09

嗟来斋 发表于 2020-4-4 08:49
总觉得曲比词复杂

恩恩,我也那么觉得

火鸟 发表于 2020-4-4 11:10

进来偷偷学习中

陈六合 发表于 2020-4-4 14:45

曲是比词复杂,而且最好是要懂得一些音律。换句话说,五音不谙的人,最好不要碰散曲。:lol

火鸟 发表于 2020-4-4 21:31

陈六合 发表于 2020-4-4 14:45
曲是比词复杂,而且最好是要懂得一些音律。换句话说,五音不谙的人,最好不要碰散曲。 ...

噢噢

大唐东风 发表于 2020-4-4 23:44

梦落雪中吟 发表于 2020-4-3 23:28
哇 沙发 慢慢看

很好懂的

大唐东风 发表于 2020-4-4 23:44

梦落雪中吟 发表于 2020-4-3 23:30
(一)【朝天子,说尽相思话】
酒花,月华,借笔洇成画。
嫦娥应不在天涯,醉在青灯下。


就是曲味

大唐东风 发表于 2020-4-4 23:50

嗟来斋 发表于 2020-4-4 08:49
总觉得曲比词复杂

一点不复杂,和词谱一样,只是标注之法略有差异,和用韵书不同,其他同词可完全等同,更因曲不避俗白,可加字,没有入声字,相对比词更容易些。典韵很接近中华新韵,很好用的。

大唐东风 发表于 2020-4-4 23:50

火鸟 发表于 2020-4-4 11:09
恩恩,我也那么觉得

一点不复杂,,静下心来看明白曲谱符号之意,比词更容易

大唐东风 发表于 2020-4-4 23:52

火鸟 发表于 2020-4-4 11:10
进来偷偷学习中

静下心来,一看就会

大唐东风 发表于 2020-4-4 23:58

陈六合 发表于 2020-4-4 14:45
曲是比词复杂,而且最好是要懂得一些音律。换句话说,五音不谙的人,最好不要碰散曲。 ...

此言差矣,如词一样,过去讲“倚声填词”“倚声”正是“合音律”之意。按谱填词,谱中字句有“平仄”之格律,按谱其实也是“倚声”之意。 愿来的“倚声”是倚音律,现在的“倚声”是倚字音的平仄。

因此习元散曲可完全按依填词之法。只是曲谱,和曲韵和词谱,词韵不同而已。况元散曲大多是从金词演化而来。

大唐东风 发表于 2020-4-4 23:58

火鸟 发表于 2020-4-4 21:31
噢噢

如词一样,过去讲“倚声填词”“倚声”正是“合音律”之意。按谱填词,谱中字句有“平仄”之格律,按谱其实也是“倚声”之意。 愿来的“倚声”是倚音律,现在的“倚声”是倚字音的平仄。

因此习元散曲可完全按依填词之法。只是曲谱,和曲韵和词谱,词韵不同而已。况元散曲大多是从金词演化而来。

大唐东风 发表于 2020-4-4 23:59

火鸟 发表于 2020-4-4 21:31
噢噢

所以,元散曲一点没有难度

嗟来斋 发表于 2020-4-5 08:14

大唐东风 发表于 2020-4-4 23:50
一点不复杂,和词谱一样,只是标注之法略有差异,和用韵书不同,其他同词可完全等同,更因曲不避俗白,可 ...

南曲有入声啊

火鸟 发表于 2020-4-5 09:19

大唐东风 发表于 2020-4-4 23:50
一点不复杂,,静下心来看明白曲谱符号之意,比词更容易

有点发愁。

火鸟 发表于 2020-4-5 09:20

大唐东风 发表于 2020-4-4 23:59
所以,元散曲一点没有难度

大唐兄学曲多久了

云飞飞 发表于 2020-4-5 13:39

仰视学术派
页: [1] 2 3
查看完整版本: 浅议元散曲的写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