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飞 发表于 2022-2-14 12:37

随手摘

沉迷追剧和小说太久了,看能不能改邪归正,随便读点书,随手摘录一点觉得有意思的东西

南飞 发表于 2022-2-14 12:40

京东读书的书架上翻到《中国文学简史》

南飞 发表于 2022-2-14 12:44

关于文学艺术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,有游戏说、心灵表现说、巫术说、模仿说等。而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。鲁迅在《且介亭杂文·门外文谈》中亦持劳动说。古代一些歌谣表明文学的起源与生产劳动有直接关系,例如《吕氏春秋·古乐篇》就是在宗教祭祀和生产劳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乐曲

南飞 发表于 2022-2-14 12:45

东汉赵晔《吴越春秋》卷九《勾践阴谋外传》载《弹歌》:“断竹,续竹,飞土,逐宍(宍,古肉字)。”这是一首反映原始社会狩猎生活的二言诗

南飞 发表于 2022-2-14 12:46

思恋之歌,有仅一句之歌,曰“候人兮猗”,后人称之为《候人歌》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》卷六《音初篇》,大禹省视南土,涂山女久候不归,乃唱此歌

南飞 发表于 2022-2-14 12:47

《周易》中《屯·六二》:“屯如,邅如;乘马,班如;匪寇,婚媾。”这是一首抢婚诗

南飞 发表于 2022-2-14 12:48

战争相关,《中孚·六三》:“得敌,或鼓,或罢,或泣,或歌。”

南飞 发表于 2022-2-14 12:50

《山海经·海外西经》记载:“刑天与帝至此争神,帝断其首,葬之常羊之山。乃以乳为目,以脐为口,操干戚以舞。”

南飞 发表于 2022-2-14 12:53

黄帝、蚩尤之战。《太平御览》卷十五引《志林》:“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。蚩尤作大雾弥三日,军人皆惑,黄帝乃令风后法斗机作指南车,以别四方,遂擒蚩尤。”

炎、黄之战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“炎帝欲侵陵诸侯,诸侯咸归轩辕。轩猿乃修德振兵,治五气,艺五种,抚万民,度四方。教熊、罴、貔、貅、貙、虎,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,三战然后得其志。”

南飞 发表于 2022-2-14 12:58

《诗经》存目311篇,其中有6篇“笙诗”有目而无辞,故实有305篇。《诗经》的编集,先秦古籍无明确记载,历来有三种说法:采诗说、献诗说、删诗说。
“六义”指“风、雅、颂,赋、比、兴”。“风、雅、颂”是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对《诗经》的分类,“赋、比、兴”是《诗经》的表现手法。

南飞 发表于 2022-2-14 12:59

“诗经学”传统,大致说来,汉学重“美、刺”,宋学重“义理”,清代朴学重“考据

南飞 发表于 2022-2-14 13:01

本帖最后由 南飞 于 2022-2-14 16:52 编辑

《诗经》用韵的特点,是“从容”“宛转”,出于自然。顾炎武《日知录》卷二一谓“汉以下诗及唐人律诗”的用韵皆“源于此”。

南飞 发表于 2022-2-14 13:02

先秦散文,包括叙事性的历史散文和说理性的诸子散文。包括从春秋末至战国末,约当公元前5世纪中叶至前3世纪中叶。从殷商到战国时期,散文由萌芽而至成熟

南飞 发表于 2022-2-14 13:04

本帖最后由 南飞 于 2022-2-14 16:51 编辑

殷墟卜辞可以说是先秦散文的萌芽,它在兽骨龟甲上简略地记录了殷商王朝的占卜言辞,是现存最早的记言、记事文字,也是书面文学的萌芽。
《周易》是用蓍草的茎占卜的一部记录卦辞的书。其卦爻辞在叙述卦体吉凶时,反映社会背景

南飞 发表于 2022-2-14 14:49

商周时期,在铸造青铜器时,将当时发生的认为值得永久记载的事件直接刻写在模具中,连同铜器一起铸就的文字叫铜器铭文。著名而较完整的铜器铭文有《毛公鼎》等

南飞 发表于 2022-2-14 14:51

史官之设始于殷,“左史记言,右史记事”(《汉书·艺文志》)。
《尚书》、《春秋》乃记言叙事文之祖。
尚书即上书,意即“上古帝王之书”(《论衡·正说篇》)。《尚书》是第一部散文集,它是上古历史文献集。

南飞 发表于 2022-2-14 14:54

对于《尚书》的语言,韩愈有“周诰殷盘,佶屈聱牙”(《进学解》)之评。但是总体来看,《尚书》的文风质直古朴,不事藻饰

南飞 发表于 2022-2-14 14:54

《春秋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断代简史,属于纪事体

南飞 发表于 2022-2-14 14:55

《春秋》全书16572字。《春秋》按时间顺序编排历史事件,记事方式是以年为经,以事为纬,记载了共242年的史实。但《春秋》记史叙事往往过于简略,就像一则则标题新闻,前人有“断烂朝报”(《宋史·王安石传》)之讥

南飞 发表于 2022-2-14 14:56

由《春秋》一书形成了影响深远的“春秋笔法”。一般认为“《春秋》采善贬恶”(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)是表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的,即尊王攘夷、正名定分。后来,人们把文笔蕴藉含蓄,带有所谓“微言大义”并暗寓褒贬的文字也称之为春秋笔法
页: [1] 2 3 4
查看完整版本: 随手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