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社
标题:
2025年8月(第38期)友情07号 •七绝 观棋
[打印本页]
作者:
密之
时间:
2025-9-2 20:22
标题:
2025年8月(第38期)友情07号 •七绝 观棋
观棋不语岂高人,指点迷津方显真。
洞悉机关当说破,怀仁君子敢持钧。
作者:
往斋
时间:
2025-9-4 07:27
这首《观棋》诗作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且颇具争议的观点,与传统的“观棋不语真君子”形成了直接的对话和挑战。以下是我的严格评价:
诗意解析
1. 核心论点:诗的核心观点是:真正的高人不应沉默,而应通过指点迷津来彰显真知,甚至要敢于揭露棋局中的关键,这才是怀有仁德的君子所为。这直接挑战了“观棋不语真君子”的传统观念。
2. 意象与措辞:
* “指点迷津方显真” - “迷津”一词用得巧妙,既指棋局中的困境,也可喻人生迷途,使诗的意境得以升华。
* “洞悉机关当说破” - “机关”指棋局中的计谋、陷阱或关键点,体现了观察者的深刻洞察力。
* “怀仁君子敢持钧” - “持钧”原意指执掌权柄,这里可理解为敢于承担责任和后果,为“说破”的行为赋予了道德勇气和责任感。
与传统观念的碰撞
这首诗的精彩之处在于它主动与传统智慧进行辩论。
* 传统观念(如“观棋不语真君子”)强调了对弈双方的尊重,认为旁观者介入会破坏游戏的独立性和公平性,同时也是一种修养和自控力的体现。
* 本诗观点则认为,在特定情况下(例如为了“迷津”者能获得真知,或避免其因不懂“机关”而遭受不公),出于仁德(“怀仁”)的指点比沉默的尊重更具价值。这是一种更积极、更具干预性的智慧观。
深层次价值
这首诗的价值不仅在于挑战传统,更在于引发了多重思考:
1. “仁”与“礼”的优先性:当“不语”(礼)与“指点迷津”(仁)可能冲突时,何种价值更为优先?这首诗显然更强调“仁”的主动性。
2. 智慧的应用方式:真正的智慧是用于独善其身(沉默观察),还是兼济天下(指点迷津)?
3. 旁观者的责任:旁观者是否对当局者的“迷津”负有道德上的提醒责任? “敢持钧”一词暗示了这种责任感和勇气。
总体评价
* 立意与勇气:★★★★☆立意新颖,敢于对深入人心的传统观念提出质疑和反思,展现出思想的独立性和批判精神。
* 艺术性:★★★☆☆语言直白,论点明确。但在意象的丰富性和语言的含蓄蕴藉方面尚有提升空间,可以更注重“立”而非“破”。
* 思想深度:★★★★☆成功触及了规则、干预、道德责任等多个哲学层面,提供了有价值的讨论起点。
结论:这是一首思想价值高于文学价值的作品。它更像一篇精炼的哲学辩论,促使读者思考在复杂情境下,真正的“君子”之道究竟该如何权衡与践行。其最大意义在于挑战了我们习以为常的规范,激发了思辨。
作者:
往斋
时间:
2025-9-4 07:36
DS的结论坏得很,仿佛门缝后面藏着一个毒舌的槐聚先生。坡公好议论,也不过说一句「只缘身在此山中」。就句法言,前四字、第五字与末二字读来变化不多。
欢迎光临 随社 (http://www.xn--fiz831d.com/)
Powered by Discuz! X3.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