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社

标题: 话题诗词的创作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27
标题: 话题诗词的创作
先分享6000字。。。


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28
  诗词创作,除平时有感而发之外,各种诗会、社课、雅集活动,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。这类活动的主题,分命题诗词和话题诗词两大部分,材料作为主题,并不适合诗词,即使偶尔出现,也可以划归话题一项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28
命题诗词,因为主题明确,创作的时候基本能有针对性地进行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29
而话题诗词,不少诗词爱好者并不适应,这和平时养成的思维模式有很大关系。今天心情一般,就来聊聊诗词,特意分享一下关于话题诗词的创作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29
对于话题,要分三步走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29
第一,审题与角度。审题的关键,是要把握出题主旨,对主题的理解做到既不跑偏、也不擦边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30
而角度,需要注意两点,第一是要不同于人,尽可能挖掘存在的可能性,第二是做不到不同于人的话,作品要在深度、新意上下功夫,如果这两方面也不到,就得从表现、手法上提高作品的成色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30
道理如此,比较容易明白,但实际上如何操作,我们举例说明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31
二〇二二年第四届随社杯主题是“这三年”,并且配有文字说明:“世事如棋,人生似水,这三年,有太多太多的事,接连发生,有太多太多的人,眼前浮现。静静地,回思种种,我们爱过、恨过、哭过、笑过……年岁增长,情怀固然渐淡,流光终归不朽,用心感受,又猛然发现,诗词无所不在。请择这三年中某事某人感发,题目自拟,限传统古体诗词。”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31
第一步审题。通过对主题和文字说明的分析和理解,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:主题这三年,是个大背景,也是诗会创作的语境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32
因此,作品选择的人和事,首先考虑三年里发生的,而且是众所周知事情、出现的事件人物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32
当然,个人身边的人、事,大多数不符合众所周知这个条件,也是可以用来创作的,不过,在作品中要体现出这三年的背景、特性等,不能只自己心里确定,而读者却看不出来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32
接下来问题来了,不是这三年内的人和事,可不可以拿来创作呢?其实也是能行的,只是对作者的创作、表现水平要求更高,所采用的人、事,要与这三年内某人、某事关联起来,如对比、衬托、借喻等等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33
有了这个认识,接下来就是发掘角度了。比如这三年众所周知的标签——新冠疫情。这事件的角度来源,无非是人、事、物几个方面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34
人的方面,有“吹哨人”李文亮、院士钟南山、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以及他们之中被誉为“最美逆行者”的援助参与人员、防控这盘大棋中的志愿者、疫情中艰难前行的创业者、时时面临失业的打工者、各种状况下的出行者、不同对待的居家隔离者、被集中起来的封控者,封城之下的芸芸小民等等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34
具体到某个人某类人后,又有各种不同的切入点。以李文亮为例,我们怎么看待他,和各自身处的位置大有关系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35
一般来说,我们习惯了把自己当成旁观者来看,假如身份代入,我是李的同学或同事、是处理李事件中的职能人员,我们的想法会不会有所不同?又假如我就是李哨本尊,那会怎么看待事件中的自己?能把这些想明白,都是值得一书的角度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35
就事情而言,吹哨人如何定义?李算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吹哨人?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35
李吹哨的意义,在疫情本身,还是有其他更高、更深的东西在?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35
毕竟李在当时是被训诫了的,那么,训诫他的人,是他所在级别的主动行为,还是有上级部门的授意?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35
通过吹哨的说法,延伸到普罗大众的知情权,当梳还当堵?吹哨的功能应该由谁来完成?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36
如果继续深挖的话,疫情初期,有没有上报,上报到了哪个级别?控制消息维护局面是哪个级别决定的?时候有没有被羊羔化处理?类似事件,还有多少是我们不曾知道的?有没有因此引发然后合并同类项的操作性?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36
新冠疫情还有诸多可以切入的事,比如限行、禁行、隔离、关停、封控、封城、抢购、涨价、量体温、核酸、健康码、接种疫苗、行程码、后遗症、赋黄、赋红、演戏、自愿与强制、借管控之名捞取政治资本等。每一件事,都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观点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37
物的方面,口罩、感冒药、疫苗、中药、防护服等,涉及到与人息息相关的吃穿住行方方面面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37
又如,今年曝光的杨某侠事件。
作者所处的位置不同,角度自然不同。作为旁观者,有愤怒、震惊、关注、质疑、冷漠等等千差万别的感受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37
该事件的关联人,如贩卖介绍人、民政工作人员、通告发布者、调查人员等,看待此事的心理也是因人而异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37
事件未曝光前,知情者不少,有儿女、董家亲属、村民,为什么不能假想一下他们对此事的看法呢?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38
还有,假如我是当事人杨某,或者董某,难道就没有什么要说的么?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38
有时候,我们的观点,可以借助不同身份来阐明,或直接,或侧面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38
事件对象不同,也有不同的角度。也就是说,刚刚列举的名单,也可以是作品的突破口。只是我们不把自己当他们其中的一个,而是用自己的理解,去分析他们中的某一位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38
事情存在各种可能性,能发掘不同的角度。如本事,杨某侠卖到董家村,是自愿、强卖、拐卖?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39
因此衍生出来的疑问,民政登记时,工作人员知情与否?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39
随后爆料的丰县类似事件,法院判决公正与否?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39
三通告的问题,仅仅是不作为么?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39
女主的身份之谜,是真凭实据的猜疑,还是哥德巴赫猜想式的联想?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40
杨某侠住院之后,为什么没有公开的言论?这点我有一个观点,必须表明,事件真相的还原,不要建立在当事人的痛苦之上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40
此外,杨某侠事能否溯源历史,是特别的个案?或者只是曝光的个案?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40
举二个例子吧,实例永远比高谈阔论来得有用,毕竟,诗词更在于作品的实战,而不是概念式的输出和理论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40
  随意吧半月赛,有一期主题为“无形的……”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41
瘦雪一痕《凭阑人》
颈上无端尽日寒,虚隙犹窥霜一斑。低头听杜鹃,举头望杜鹃。
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42
此作能由彼及己,而又能及其他。行文无一字言及杨某侠,然句句皆能读出作者对事件的后怕和感慨。角度不能新,寄托不能说深,但表现手法上能见作者之用心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42
这应该是那次诗赛我推第二的作品,当时给出的评语是“此杨某侠事感发,杨之有形徽纆,即作者之无形徽纆。整体可读,二句可酌,篇幅短小,虚隙未必恰当,于我觉立不住,作者似乎须有更深入之文字来支撑。结二句有意叠之,借望帝之事,发心中之盼,亦可看作暗指三通告之渎。因事而感,不论对错,而寄意自明。”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42
随社杯,我也选择了杨某侠事件,分享一下我的创作过程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42
确定了事件,大脑经过一番激烈斗争,最后决定以当事人杨某侠的角度来开展。因为对类似事件有过了解,所以我先做了假定,嫁到董家,是杨某侠自愿的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42
那么问题来了,为什么会自愿把自己卖了给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当老婆?也许对贫困山区的杨某侠来说,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43
为什么会没办法呢?也许,此前正常的努力,都无法让自己致富。金钱是万恶之源,的论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43
为什么努力了,还无法致富?因为打工、务农、读书都受特定的地域、政治因素制约,这些就不展开说了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43
既然按此思路找到了原因,心中又考虑了一下,地域因素需要在作品中点明不?随后给出答案,不需要,陈述事实就行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44
同样,政治因素需要点明不?这点还是需要适当点到为止。怎么点?和卖有关的成功事例,和致富有关的先富起来、区域性政策的倾斜、利益集团的冷漠,最后确定这三点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44
动笔之前,有个关键的问题,个人感悟如何转化为当事人观点?第一要去个人情绪化,第二要考虑读者接受面,第三要尽量符合正常的当事人感觉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44
个人观点,真相的揭示不能建立在当事人的痛苦之上,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、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,如今没有为民呕心沥血的望帝了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45
以上所涉及的,其实是话题诗词创作的第二步,想象与立意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45
想象,基于选好的角度,通过多次“为什么”寻求合理的可能性或“真相”,在此过程中收集有关的素材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45
而立意,根据选定可能性、“真相”和收集的素材,确定创作的主旨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45
与此需要同时考虑的事,是第三步,表现与手法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45
所谓表现,素材的收集、选取,要以突出主旨、增强效果为原则,避免老生常谈、情绪侧漏、言尽而意止,尽量做到不同于人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46
手法虽然是双刃剑,但新、深要当作永远的追求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46
于是,表现与手法上,考虑增加莞城、常平事,一揭示社会,二衬托杨某侠的遭遇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46
至于有司之责,不打算作长篇之抨击,提一嘴就能达到效果的事,何必要翻来覆去的折腾?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46
有了这些创作前的思量,便开始动笔,最后作品定型: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46
跑堂《贺新凉•拟杨某侠言》
梦在春怀抱。也曾经、躬耕南亩,枕书西照。城市风光如童话,拟向龙门一啸。偏又是、黄粱熟了。彼女于归先富起,语轻轻、所适人家好。犹棒喝,愿标草。
韶华托付无从表。却输他、莞城与客,常平怀宝。链铁千年其承重,薄似有司明诏。就此罢、恐君徒恼。漫说可怜皆可恨,只可悲、抑或天知道。春已逝,秭归杳。
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46
说明一下,初稿与此不同处,拟,初作欲。偏又是,初作却偏是。只,初作但,抑或,初作只有。修改只是字词,内容没有增删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47
推荐评委的点评,也附上:
评委丙:“黄粱熟了”,此顿捺甚好。“先富起”,此句出戏。原来不是“标草”么?“莞城”句,说失足妇女么?“链铁”一拍,增重增质。“可怜”抑或“可恨”“可悲”,天知道的,装傻而已。
评委丁:道路以目,斯命如草;词藻空垂,凄凉怀抱。
评委戊:诗词刺时事,最不易写。细说过程,不如看新闻,想输出观点,输出的却是情绪。这首词当行,是词人角度,词人语言。
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47
评委戊所说的两点,深表赞成。本次随社杯里,就有一个小令,上片就是细说过程。至于输出的观点成为情绪,大概率是作者不能静下来理性思考,所以用激烈的情绪来支撑观点,把诗词创作,当成了辩论赛的现场。又,老干体,少年中国体,往往就是以情绪输出为主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47
继续举例,第二十五期半月赛,主题是“给你一个眼神”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47
按前面说的,先审题。主题摘自网络流行语“给你一个眼神,自己体会”,那么隐去的“自己体会”,可以当做潜台词理解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48
主题的关键词是眼神,那么创作的方向应该注重刻画眼神,至于用意交给读者去体会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48
当然,也可以描写体会,让读者去想象那是一个怎么样的眼神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48
再不济,就是常规的处理办法,眼神和体会共存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48
接着说角度。眼神来自谁?来自对方,让你体会到什么?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49
来自我,想让对方体会到什么?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49
眼神来自一方,体会的是另一方,我只是个旁观者;双方彼此眼神相对,我还是个旁观者;这两种状况,我在感受他们的眼神、体会的同时,我应该也有体会,并因此而有相应的眼神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49
由此及彼,假如我和你也有眼神对撞的时候,又会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呢?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49
必须说明,眼神,可以来自人,也可以来自动物,如果想象力丰富的话,植物也是有眼神的。既然推广,不是还有天眼的存在么?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49
眼神也有不同的状况,喜怒哀乐、爱恨嗔痴,是情感色彩上的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49
坚定、淡然、朦胧、呆滞、飘忽、狡黠、,是形容层面的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50
还有很多,就不一一举例了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50
然后,体会也是各种各样,这个如同我们读一首诗词,好的诗词,能让我们会心一笑,感同身受,继而感慨、感动、发呆、无言……甚至痛哭流泪。低劣的作品,给我们的肯定是又一番感受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50
举二个例子吧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50
林琳《喝火令•脱笼鸟眼神》
喘喙含馀血,孤禽断数翎。感君援手解长绳。延颈强支目送,珮远漫留馨。
晚砌枝垂露,环林水浸星。万千过往眼前萦。记得欢声,记得啄红樱,记得玉笼挣脱,不作乞怜鸣。
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50
笔者评“角度挺好。上片从笼中鸟悲状入笔,放生后关切之情可见。延颈一句意达,文字须拾掇,换我可能写成探首如何长送。下片先作归林之想象,然后在回忆中回味推进,既有欢乐,亦见志趣追求。推第一。”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50
妙珂珂《喝火令•可怜的小眼神》
眄睨娇娃涕,嗟吁课仿忙。阿爷唯诺怯阿娘,严促画囊琴册,时刻不闲行。
乍听嗤啼笑,深思泪得偿。剧场之效逐波盲,怎奈童言,怎奈道真肠,怎奈急功攀利,愧对稚心香。
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50
笔者评“角度赞。上片教育杯具之写照,可怜天下父母心,可怜天下孩儿心。下片,可泪。急功句稍直。结亦直,然不得不直时,何妨直言以示。推第二。”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51
这两个作品,文字、篇章说不上多好,关键十几二十个作品中,角度让人眼前一亮。这和个人取舍有关,我不太喜欢那些人云亦云的立意和写法,也不喜欢那种过而不及的情绪化作品,能读到一些与众不同,或者我不曾想到的东西,文字上粗糙一点,不是什么大问题。毕竟,任何时候,内容是作品的第一要素,别开内容,其他都是虚的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51
随社第二十期社课,主题“国际歌”。
先审题,主题是具有政治性、阶级性的。然后要思考几个问题,一定要和政治、阶级挂钩么?如果不和政治挂钩,还有哪些选择?如果忽略歌的绝对阶级性,还有哪些写点?
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52
然后角度。特别说审题时后面提到的两个点。第一,如果不和政治挂钩,那就是纯音乐层面了。当然,也可以是从政治性到无政治性的转变,最后还得赋予政治性,这可以思考奴隶、受苦的人的理解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52
第二,阶级性存在,但并不绝对。也就是说,阶级群体是可变的。彼时的反抗阶级,会成为此时的被反抗阶级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52
我当时写这期社课,特意百度国际歌歌词,却发现传唱的国际歌,歌词被腰斩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52
这不问题就来了:为什么要腰斩?因为歌词的内容存在阶级性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52
阶级性表现在那些方面?我从剥削和被剥削,想到权利阶层和草根小民,最后想到利益集团和普罗大众。也就是说,消除了旧阶级,出现了新阶级,阶级的划分,不再是明晃晃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,而转变成隐性的利益团伙和随世散民。不管什么时候,上层阶级都要标榜自身、约束下层阶级。由此想到庄子的“圣人不死,大盗不止”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53
此外,腰斩有没有前例?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53
有,孔子删文,焚书坑儒,独尊儒家,其实都属于腰斩范畴,不同的是,歌词和诗文、文化、学术的区别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53
怎样引入新元素?竹书纪年颠覆传统史料,如禅让,从韩非子、孟子等处能找到佐证,即使古时,也不作一言堂之判定。这个虽然算不上新,如李白的诗中,就有和上层认可的传统史料相异的说法,但如今的诗人词人们,对此了解的不多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53
跑堂《<国际歌>歌词腰斩有感》
茶烟绕鬓夜苍茫,一曲重听暖复凉。删略诗经元旧业,寻思汲冢剥新装。圣人端坐东风里,千古安期大盗亡。似我言微天不许,星云散落小池塘。
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53
作品遵照一开始的构思而成型,好像星云一词,初稿作流星,现在回想起来,已经记不确切了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54
随意吧第55期半月赛,主题“暮光下的城市”。
粗略地说一下,审题。主题包含两个元素,暮光、城市。暮光是背景,城市是主体;需要思考的,暮光能不能作为主体,让城市成为背景?
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54
角度的发掘,从两个方面开展。一是暮光的含意,表示时间?当做背景画?寓意迟暮、衰老?还是某种状况下的回光返照?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54
二是城市的内容,纷纭的生活、热闹的环境、钢筋水泥的高楼、车水马龙的大街、还有与农村截然不同种种差异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54
还是来看作品。
作者: 跑堂    时间: 2022-8-11 16:54
鼓浪鱼《夏暮感遇》
桃花故冢老崔郎,向晚蝉飞紫陌长。城市周遭往来驿,山川散落瘴云乡。一时世上无春色,百里人间共夕阳。但有韩娥晴朗曲,星星莫要点灯光。





欢迎光临 随社 (http://www.xn--fiz831d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