跑堂 发表于 2022-8-11 16:35

通过吹哨的说法,延伸到普罗大众的知情权,当梳还当堵?吹哨的功能应该由谁来完成?

跑堂 发表于 2022-8-11 16:36

如果继续深挖的话,疫情初期,有没有上报,上报到了哪个级别?控制消息维护局面是哪个级别决定的?时候有没有被羊羔化处理?类似事件,还有多少是我们不曾知道的?有没有因此引发然后合并同类项的操作性?

跑堂 发表于 2022-8-11 16:36

新冠疫情还有诸多可以切入的事,比如限行、禁行、隔离、关停、封控、封城、抢购、涨价、量体温、核酸、健康码、接种疫苗、行程码、后遗症、赋黄、赋红、演戏、自愿与强制、借管控之名捞取政治资本等。每一件事,都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观点。

跑堂 发表于 2022-8-11 16:37

物的方面,口罩、感冒药、疫苗、中药、防护服等,涉及到与人息息相关的吃穿住行方方面面。

跑堂 发表于 2022-8-11 16:37

又如,今年曝光的杨某侠事件。
作者所处的位置不同,角度自然不同。作为旁观者,有愤怒、震惊、关注、质疑、冷漠等等千差万别的感受。

跑堂 发表于 2022-8-11 16:37

该事件的关联人,如贩卖介绍人、民政工作人员、通告发布者、调查人员等,看待此事的心理也是因人而异。

跑堂 发表于 2022-8-11 16:37

事件未曝光前,知情者不少,有儿女、董家亲属、村民,为什么不能假想一下他们对此事的看法呢?

跑堂 发表于 2022-8-11 16:38

还有,假如我是当事人杨某,或者董某,难道就没有什么要说的么?

跑堂 发表于 2022-8-11 16:38

有时候,我们的观点,可以借助不同身份来阐明,或直接,或侧面。

跑堂 发表于 2022-8-11 16:38

事件对象不同,也有不同的角度。也就是说,刚刚列举的名单,也可以是作品的突破口。只是我们不把自己当他们其中的一个,而是用自己的理解,去分析他们中的某一位。

跑堂 发表于 2022-8-11 16:38

事情存在各种可能性,能发掘不同的角度。如本事,杨某侠卖到董家村,是自愿、强卖、拐卖?

跑堂 发表于 2022-8-11 16:39

因此衍生出来的疑问,民政登记时,工作人员知情与否?

跑堂 发表于 2022-8-11 16:39

随后爆料的丰县类似事件,法院判决公正与否?

跑堂 发表于 2022-8-11 16:39

三通告的问题,仅仅是不作为么?

跑堂 发表于 2022-8-11 16:39

女主的身份之谜,是真凭实据的猜疑,还是哥德巴赫猜想式的联想?

跑堂 发表于 2022-8-11 16:40

杨某侠住院之后,为什么没有公开的言论?这点我有一个观点,必须表明,事件真相的还原,不要建立在当事人的痛苦之上。

跑堂 发表于 2022-8-11 16:40

此外,杨某侠事能否溯源历史,是特别的个案?或者只是曝光的个案?

跑堂 发表于 2022-8-11 16:40

举二个例子吧,实例永远比高谈阔论来得有用,毕竟,诗词更在于作品的实战,而不是概念式的输出和理论。

跑堂 发表于 2022-8-11 16:40

随意吧半月赛,有一期主题为“无形的……”

跑堂 发表于 2022-8-11 16:41

瘦雪一痕《凭阑人》
颈上无端尽日寒,虚隙犹窥霜一斑。低头听杜鹃,举头望杜鹃。
页: 1 [2] 3 4 5 6 7
查看完整版本: 话题诗词的创作